手提钢筋弯曲调直一体机,轻便灵活,源自日本技术,**于剪力墙封**、柱子封**、钢筋笼头部弯钩等施工现场。 手提式液压钢筋弯曲调直机应用范围: 1)桥梁桩基领域,钢筋笼与承台连接处头笼弯钩90度,以便于承台相连; 2)破土后弯曲钢筋的矫正调直。对已浇筑或者绑扎后的钢筋竖直方向进行弯曲,如楼房封**时柱子、剪力墙主筋弯曲; 3)建筑工地现场使用(楼房桩头钢筋,工建上地铁、隧道、钢筋笼的修建等)。 4)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锚杆调直弯曲及大型基坑锚杆、土钉墙的弯曲 手提式液压钢筋弯曲调直机参数: 型号 W-28 W-32 W-40 弯曲钢筋范围 16-28mm 20-32mm 25-40mm 弯曲角度 90° 90° 90° 油缸推力 10T 10T 20T 动油泵功率 1.5KW 1.5KW 1.5KW 机械加工行业中,液压传动应用非常广泛,如各类半自动液压传动车床等。这些机床在使用过程中,经常出现诸如冲击、爬行等故障,诊断维修时,往往在液压控制元件(如各类泵、阀)上找不到故障原因,致使维修工作陷入困境。而较终此类故障还是常在执行元件上找到原因,即油缸活塞密封元件严重磨损所致。该类现象尤以“O”形密封圈见多。 实例1:某一CB3463-1程控六角转塔半自动车床,在使用过程中,出现了转塔刀架进给速度无法调整的故障现象,截止阀2(图1)关闭后仍有爬行、前冲,并且一直到油缸底部才能停止,机床无法正常使用。 1.油缸 2.截止阀 3.调速阀 图1 CB3463-1程控六角转塔半自动车床转塔刀架液压原理 检测与维修:检查所有液压控制元件,尤其是调速元件均没发现任何问题。更换了部分调速阀,故障仍未消除。后经过拆检油缸发现活塞“O”形密封圈严重磨损,使油缸两腔液压油互窜所致。分析其原因,由于“O”形密封圈磨损后,油缸有杆腔与无杆腔间隙增大互通,当关闭调速阀3或截止阀2时,就等于切断了油缸有杆腔的回油路。从理论上讲,压力油进入油缸无杆腔时,在活塞上形成一个推力F无,使活塞产生向有杆腔移动的趋势,因为油缸有杆腔回油关断,腔内油液迅速形成背压,使活塞两端受力平衡而静止不动,此时F有=F无,而无腔油液压力因活塞受力面积不同而不同,即P有>P无。在实践中,因油缸两腔形成间隙互通,油缸腔内压力油有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的趋势,流动一产生,腔内压力P有降低,P无升高,作用在活塞两端的推力F无>F有,活塞失去平衡向有杆腔移动寻觅新的平衡点。如此往复,活塞一直移动到有外力阻挡才能停止。上述现象的产生给机床的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,更换油缸活塞“O”形密封圈后,机床故障消除,运行恢复正常。 实例2:某一CE7120液压仿形车床,在工作中出现仿形刀架引刀下行转纵向进给切削时冲刀,致使打刀、废活现象频发,机床无法正常工作。 检测与维修:检查各液压控制元件均无故障,维修工作一时进入盲区。拆检刀架纵向油缸,发现活塞油封“O”形密封圈外圆已经磨平,同时发现活塞外圆尺寸不合要求(属机床制造原因),直径方向小于标准尺寸0.8mm,活塞和油缸体间隙很大,导致纵向油缸两腔互通窜油。维修时,更换了合格的活塞以及“O”形密封圈后机床冲刀故障排除。分析其原因是在仿形刀架引刀下行到位的瞬间,刀架整体受一个冲力F'(图2),该力分解后有一个水平推力F'1作用于纵向油缸活塞杆上,与此同时,电磁阀34E1-25B工作,纵向油缸有杆腔接通压力油,无杆腔接通调速阀回油路,活塞有杆腔受力F由两部分完成,一为F'1,另一为F1=A1P1,其中A1为无杆腔的受力面积,那么F=F'1+F1。正常情况下,活塞在力F的作用下开始向无杆腔移动,由于液压油的不可压缩性,无杆腔内液压油压力急骤升高给活塞形成背压,活塞受力平衡按调速阀调定速度平稳走刀。该瞬间因有%F'1的作用,纵向油缸腔内压力P2就会大于P1。